慕津锋是中国现代文学馆征集编目部主任,研究馆员。他在中国现代文学馆20余年的资料征集生涯中,以征集者的身份靠近了许多文学殿堂级人物的身边。10月6日中秋节,慕津锋携新书在北京王府井书店举办的《受泽集:我遇见的那些时代名家》作者分享会。在分享会中,他将目光聚焦于与杨绛、周有光、马识途三位百岁作家的交往往事,用细腻的讲述还原了大师们褪去光环后的真实模样。
分享中,慕津锋讲述了马识途对自己“做人与作文”的双重启迪。他表示,马识途逾百岁仍用平板电脑关注时事,以计算机坚持写作,用“生命中没有‘投降’二字”的信念对抗岁月;在追忆杨绛时,对这位以《围城》《我们仨》打动无数读者的作家,慕津锋的形容是“可爱、可亲、可敬”的长者典范。作为文学资料征集者,慕津锋所见的杨绛,用一言一行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他对文学价值的认知,让他懂得真正的文学力量源于人性本真;谈及“汉语拼音之父”周有光,慕津锋的讲述打破了人们对学术大师的刻板印象。《受泽集:我遇见的那些时代名家》一书中还特意收录的《周有光与马识途——惺惺相惜的世纪老人》一文,便源自他对两位百岁名家交往细节的见证。
分享会尾声,慕津锋谈及《受泽集:我遇见的那些时代名家》书名深意时坦言,20余年与名家交往的岁月,于他而言是一场漫长而珍贵的“受泽”之旅。杨绛的纯粹、周有光的通透、马识途的坚韧,三位百岁作家用各自的人生轨迹,为他示范了如何以热爱对抗岁月,以初心面对世事。
《受泽集:我遇见的那些时代名家》一书由中国言实出版社2025年2月出版,书中主要讲述了作者慕津锋作为中国现代文学馆工作人员,在文学资料征集岁月中与多位名家的交往经历和所受启迪,这些名家包括“文坛常青树”马识途,“汉语拼音之父”周有光,中国戏曲理论大师郭汉城,著名物理学家杨振宁,著名作家、编辑家王火,红学大师冯其庸,著名作家、翻译家杨绛,文学理论大家严家炎,“敢为天下先”的编辑家锺叔河等。在征集工作中,作者不但见证了珍贵的文化宝藏,心灵也受到潜移默化地影响。作者用手中的笔写出这些名家生活中的点点滴滴,写出与这些名家交往中的感动瞬间,为读者展示他们在生活中可爱、可亲、可敬的一面。
(一审:焦翊 二审:王双双 终审:张维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