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古帝国的军事究竟强大到了什么地步?

郑渝川 | 2025-09-30
收藏

蒙古帝国迅速崛起,并且相当令人惊叹地在短时间内征服、击溃了遭遇到的几乎所有对手,几乎没有欧亚国家、其他游牧政权可堪与之匹敌。

美国军事学家、北乔治亚大学艺术与文学院教授梅天穆在其所著的《弓弩与投石机》一书中,就此进行了深入探讨。

高超的组织和后勤

书作者指出,蒙古帝国的士兵征募并没有大家想象的那么简单。蒙古帝国的规模随着疆域的变化而变化。按照《蒙古秘史》,成吉思汗称汗时(1206年),蒙古军队确切人数为9.5万。而在这之后,蒙古军队的规模得以提升,但依旧延续了十抽一或二十抽一。当然,蒙古帝国控制区内不同地域抽调军队的比例,并不完全相同。

相对克制的抽调士兵,道理很简单,因为不能将所有适龄男性都调入军队,否则后勤以及农牧业生产将无法维系。倘若征战遭遇败绩,抽调男性过多的部族或国家将迅速面临战死男性过多而人口繁衍出现阶段性危机的困境。

成吉思汗按照十进制来组织军队,要求每个编制单位都需要由分散的部落以及来自不同部落的离散人口组成,这样可以打破原有的部落社会结构,避免了原有贵族或部落首领操控军队。

书作者介绍了成吉思汗开创的怯薛制度,这是一种精锐护卫军制度,尤其是将部族首领具有继承资格的儿子选入怯薛军,不仅成为事实上的人质,而且也构成干部培养体系。

毫无疑问,如书作者所说,包括对于中国中原的汉族降军,以及从汉族人口中抽调入军组建的人口,成吉思汗善于管理,并给予这些人以军功成长的机会。

虽然蒙古军队在与埃及马穆鲁克军队交战时败北,但并不能如一些军事学者所说的那样,后者的战斗力超过了前者。该场战役事实上只是一支战斗力偏弱的蒙古治安部队与精锐的马穆鲁克军队之间的交火。

书作者探讨了蒙古军队的作战方式,包括常见的箭雨战术、大规模狩猎模式(捏儿格)、佯败还击、攻城战等,并指出蒙古军队之所以能够长期保持较高战斗力,较为高效地执行这些战术,就是因为军纪严明。

对于蒙古军队的武器,书作者指出蒙古复合弓在当时确实不如欧洲骑士持有的弓弩更具有穿透力,但前者的优势在于射程很远——欧洲骑士精准射程是75米,而蒙古骑士则可以实施300米甚至500米的抛射,箭雨战术下,欧洲骑兵无不丢盔弃甲。而蒙古骑兵装配较轻的盔甲,只保护关键部位,从而机动性很强,还采用一人多匹马的配置,从而可以快速机动穿插。

值得一提的是,这本书注意到了蒙古帝国相较于同时期的中国南宋王朝,以及欧亚大陆上其他帝国、王国、部族的另一项关键优势,也就是后勤和医疗。蒙古军队在长途征战中,通过肉类和乳制品作为军粮,并充分动用强大军力迫使征服区、威慑区提供草场、牛羊、马匹、武器耗材等。

众所周知,蒙古军队重视工匠,因而在征服地建立起工业中心来定期补给武器、盔甲、箭头、弓、皮鞭、皮囊。

蒙古军队采用的医术,一方面就是处理作战伤害,减轻箭伤以及其他伤害的影响,就此不断吸取征服地的医术,此外还包括穿着紧密编织的丝质内衣来防止箭头完全穿透身体;另一方面则是建立隔离制度,如果有人病得很严重,其居住帐篷就会竖立标志,未经允许不得入内,更是禁止病员与高级人士接触。书作者介绍说,蒙古军队还注意管理好水源,确保洗澡、排尿、清洗东西而产生的污水不会污染水源。

超级指挥与谍报

书作者探讨了蒙古帝国的谍报系统。

事实上,当初花剌子模帝国杀戮蒙古商队,所提供的解释是这些人进行了谍报活动,这并不是瞎说。蒙古帝国长期都存在对商队的资助以及贸易线路保护,以此要求商人汇报军事、经济等多方面情报。甚至商队有时会掩护先头部队、侦查部队的行动。

《弓弩与投石机》书中指出,蒙古军队发起战争时,通常会进行详细的人口调查,收集对手的各种情报,争取在对手最意料不到的情况下发起进攻,比如农耕国家的秋收季节,或是游牧民族最麻痹大意的隆冬季节等。

蒙古军队经常会有意释放先前屠戮城市、王国的记录,以达成迫降。这是一种行之有效的心理战。书作者还指出,蒙古军队经常夸大自己的军队规模,如果遭遇到比自己规模更大的军队,就会采用让马匹的马尾绑上树枝扬起大量尘土的做法,让对方误判形势,比如后撤,又如造成应对慌乱。

由于重视天文科学,加上利用占卜,所以有的情况下,蒙古军队能够动用天时和更好的准备,比如预料到大雨来临,就装备雨衣,在对手毫无防备的情况下实施一边倒的屠杀。

书中探讨了成吉思汗及之后多任大汗在位期间,蒙古帝国对外战争中的指挥官选拔方式、训练方式,以及战时的军制。在缺乏现代通信技术支持的情况下,大规模战役的战线拉得过长,要防止脱离战略目的,就要在战前通过强有力的统一部署和指挥调度,又赋予一线部队高度灵活的即时行动权。

书作者指出,蒙古战争艺术对于亚欧大陆造成很深刻的影响。诸如明王朝虽然倾覆了元朝的统治,但军事系统依旧保留了大量的蒙古骑兵组建方式、训练方式和战时行动安排。而蒙古军队对于莫斯科公国的影响是更为显著的,不仅在于作战方式,还有就是推动了火药知识和火器的传入。

还有,蒙古骑兵的行动方式,直接奠定了20世纪英国、德国、法国以及苏联等国的装甲兵作战思想——德国人从蒙古人那里学会了闪电战,而苏联则更为深刻地领会了成吉思汗的作战要领,以纵深作战最终击溃了德国人。

s35213990 (1)

书名:《弓弩与投石机》

作者:(美)梅天穆

译者:董汝洋

出版社:九州出版社·后浪

出版日期:2025年10月

 

所有评论({{total}}
查看更多评论
热点快讯
+86
{{btntext}}
我已阅读并同意《用户注册协议》
+86
{{btntext}}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