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我和学生们一同阅读了《我是北斗人》一书。书中,我们结识了一群怀揣梦想、无畏艰难的北斗人,深刻感受到了他们身上闪耀的爱国精神、创新精神和奋斗精神。阅读结束后,我们组织了阅读分享会,学生们积极发言,分享自己的感悟,这也让我对书中内容有了更深层次的思考。
攻坚克难,追逐梦想
在阅读过程中,“两弹一星”元勋陈芳允的故事深深打动了我和学生们。在那个科技基础薄弱、国际环境严峻的年代,卫星导航领域对中国来说几乎是一片空白,西方发达国家的技术封锁如乌云般笼罩。然而,陈芳允没有丝毫退缩,他凭借着深厚的学识和对祖国科技事业的满腔热爱,毅然投身于卫星导航的研究中。经过无数个日夜的钻研,他开创性地提出了“双星定位系统”方案,为中国卫星导航事业打开了第一扇大门。在分享会上,有学生感慨地说:“当时条件那么落后,那么困难,陈爷爷能潜下心来做研究,太了不起了。如果是我,可能刚起步不久,就放弃了。”这一番话,也让我意识到,现在的孩子物质条件优越,得到什么都很容易,很少经历真正的困难,面对难题容易产生畏难情绪,培养他们坚持和奋斗的精神很重要。
创新进取,突破自我
攻克“快捕精跟”技术的某工程院校的北斗团队的故事同样给人启示。“快捕精跟”是地面运控系统的核心关键技术,最开始这个技术攻关出现了“慢几拍”的现象,严重影响整个北斗导航工程建设的进度。当时,美国的GPS系统,俄罗斯的格罗纳斯系统的快捕精跟走的都是数字模拟的技术路线。但这个路线,用在中国北斗身上,却完全走不通,这也是这个技术攻关遇到瓶颈的关键原因。为解决这一问题,这个北斗团队创新性地运用了“全数字信号处理”这一崭新的技术开发路线并成功地解决了这一难题。了解这个故事后,学生们明白了创新的重要性。正如《田忌赛马》中孙膑敢于打破常规,调整出马次序,帮助田忌取得了赛马的胜利。但在现实中,很多学生习惯于遵循常规,不敢尝试新的方法,害怕犯错。就像在平时的学习中,做数学题时,一些学生只愿意用老师讲过的常规方法,稍微遇到变化的题目就无从下手。这也让我明白,在今后的教学中,要更加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鼓励他们勇于尝试,不要害怕失败。
坚守岗位,默默奉献
测绘专家谭述森临近退休,本可以享受悠闲的生活,但他却放不下对北斗事业的执着。他带领团队在简陋的铁皮屋里,克服了恶劣的工作环境,全身心投入到北斗一号总体设计工作中。夏天,铁皮屋像蒸笼一样酷热难耐;冬天,又如同冰窖一般寒冷刺骨。但谭述森和他的团队成员们没有一个人抱怨,他们心中只有一个信念——早日完成北斗一号的设计。在分享读书心得时,有学生问道:“谭爷爷为什么要这么辛苦呢?退休了好好休息不好吗?”现在的孩子更多地关注自身的舒适和快乐,对于家国责任和奉献担当,缺乏深刻的理解与现实的行动。
在如今这个物质丰富的时代,孩子们生活得太容易,很少体会到生活的艰辛,怕苦、怕累成了一些学生的常态。写作业多一点就抱怨,参加体育锻炼怕吃苦,遇到一点困难就想放弃。而且,很多学生只关注自己的学习和生活,对于国家大事、社会发展缺乏关心,缺少家国责任意识。
《我是北斗人》这本书就像一场及时雨,为我们提供了很好的教育契机。在今后的教学中,我会把北斗人的故事融入到课堂教学中,引导学生学习北斗人的精神。比如,在作文课上,让学生以“我心中的北斗人”为主题进行写作,加深他们对北斗人精神的理解;在品德课上,组织学生讨论如何在生活中践行北斗人的爱国精神、创新精神和奋斗精神。同时,我也会鼓励学生积极参与社会实践活动,增强他们的社会责任感和家国情怀。
读完《我是北斗人》,我和学生们都收获颇丰。北斗人的精神就像一束光,照亮了我们前行的道路。我相信,只要我们不断学习和传承北斗人的精神,一定能够培养出有担当、有创新精神、能吃苦奋斗的新时代少年,让他们在未来的人生道路上绽放出属于自己的光彩,为祖国的繁荣富强贡献自己的力量。
《我是北斗人》龚盛辉著
湖南少年儿童出版社2025年2月版
58.00元
ISBN:9787556278831
(供稿:卢贵波 一审:戴佳运 二审:陈麟 终审:张维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