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界共生:科技激发文化原创力”平行论坛举办_专题_中国出版传媒商报 - 中国出版传媒商报电子报
2025北京文化论坛 |“破界共生:科技激发文化原创力”平行论坛举办
聂慧超 | 2025-09-24
收藏

中国出版传媒商报讯  9月23日,2025北京文化论坛“破界共生:科技激发文化原创力”平行论坛在北京国际饭店会议中心举办。本场平行论坛由中国文联、中国作协指导,北京市文联承办。来自18个国家和地区的150余位文化界、科技界嘉宾,聚焦文艺发展新趋势、新现象,深入讨论“文化原创力”内涵以及“科技激发文化原创力”的路径,为提高“文化原创力”凝聚共识、贡献智慧。中国文联党组成员、副主席、书记处书记高世名,中国作协党组成员、书记处书记何向阳,北京市文联主席韩子荣,北京市文联党组书记、常务副主席马新明,新华社北京分社社长董素玉,河北省文联党组书记、副主席高天,广西文联党组书记、副主席严霜,中国艺术报社总编辑康伟,北京社会科学院院长贺亚兰出席论坛。

中国文联党组成员、副主席、书记处书记高世名;上海社会科学院文化产业研究中心主任、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首席专家花建;意大利欧洲研究中心主任斯特凡诺·凡塔科内(Stefano Fantacone);中央戏剧学院教授蒂托·洛雷菲斯(Tito Lorefice);浙江大学文化遗产研究院副院长刁常宇;科幻作家王晋康;剧作家何冀平;加拿大太阳马戏娱乐集团战略发展副总裁弗劳伦特·贝利-拉博(Florent Bayle-Laboure);清华大学新闻学院、人工智能学院双聘教授沈阳;华策影视集团创始人、董事长赵依芳;北京国际城市发展研究院创始院长连玉明,以“文化原创力”为关键词,从文化软实力、数字文明新秩序、科技发展下的文化新生态、科技赋能文化遗产、人文思想重构、文艺创作原动力、人机共生创作的前景等方面发表了精彩演讲,既有对科技传承传统文化基因的实践探索,也有对人工智能新的文化使命的深入思考,还有对深化中外科技、文化领域交流合作的热切期待,饱含真知灼见。北京文艺评论家协会主席、北京语言大学特聘教授王一川主持平行论坛。

高世名表示,艺术家的使命是在日益智能化、自动化、虚拟化的社会中,保持感性活力和精神自主。花建表示,科学思维、技术工具、科创机制是激发文化原创力的三大科学要素。斯特凡诺·凡塔科内(Stefano Fantacone)认为,科技连接市场也连接文化。中意两国可以加强合作,共同开发能够保护和促进文化遗产的技术。蒂托·洛雷菲斯(Tito Lorefice)认为,文化原创力不在于精妙复杂,而在于触动人类灵魂。刁常宇表示,科技是打开文化遗产宝库,激活文化原创力的关键密钥。王晋康指出,科技爆炸让人类文明达到“奇点”。新的人文思想要强化对群体利益的尊重,继续肯定个体的价值、尊严和独特性,同时顺应科技的最新进展,让科技伦理符合人类群体利益;如果人工智能真的涌现意识,形成新的文明并与人类互利共生,则新的人文思想应当普适于这两个文明。何冀平认为,原创力和学历、头衔、名声没有关系,原创力来自原动力,它深植于内心。弗劳伦特·贝利-拉博(Florent Bayle-Laboure)表示,将科学转化为情感是最终目标。沈阳表示,在人机共生中找到一条人机协同的通路,就是原创。赵依芳认为,AI浪潮驱动“东西方文化平权时代”加速到来。连玉明指出,人工智能催生世界第四大“全球创新圈”在北京崛起。王一川表示,科技是文化创新的超强引擎。马新明表示,如何充分运用科技力量激发文化原创力,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时代命题。

中国文联、中国作协相关负责同志,北京市和河北、广西等外省市宣传文化单位负责同志,北京市有关区文联负责同志,文化领域专家学者、文艺家、社会组织代表等参加论坛。

责任编辑:聂慧超

复审:穆宏志

终审:马雪芬

所有评论({{total}}
查看更多评论
热点快讯
+86
{{btntext}}
我已阅读并同意《用户注册协议》
+86
{{btntext}}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