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学集成》新书发布会暨出版座谈会在京召开
张馨宇 | 2025-11-18
收藏

中国出版传媒商报讯  11月16日,由商务印书馆、暨南大学潮州文化研究院联合主办,北京大学现代中国人文研究所、北京潮商会共同协办的《潮学集成》新书发布会暨出版座谈会在商务印书馆举办。商务印书馆党委书记、执行董事顾青,《潮学集成》编委会主任、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陈平原等潮学研究代表性学者,以及来自北京大学、清华大学、暨南大学、中国社会科学院等高校与研究机构的二十多位知名学者、文化界人士及媒体代表,齐聚一堂,共同见证这套汇集百年潮学研究成果的皇皇巨著正式面世。会议由商务印书馆副总编辑郑勇主持。

顾青强调,《潮学集成》的编辑出版具有重要的学术和文化价值:30多年前,饶宗颐先生首次揭载潮学在中国文化史上的重要意义,为潮学研究指明了道路方向;30多年后,在陈平原、林伦伦、黄挺等数十位学者的努力下合力完成的《潮学集成》,在潮学研究史上具有重要里程碑意义的贡献,为今后很长一段时间的潮学研究树立了精神标杆。希望这部书能为潮学研究提供权威的、高质量的研究范式,让更多学者投身到潮学研究的沃土中。更为重要的是,中国学术的发展与自主知识体系的建设,也有赖于对中国各地独具特色的地方文化,以及由此发育成长的地方学术进行系统挖掘和全方位研究。通过这样的学术研究能够把这个地区独特的知识、观念、思想和信仰梳理出来,成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他希望商务印书馆今后能够出版更多潮学研究成果,成为潮学研究的出版重镇。

暨南大学潮州文化研究院教授朱巧云代表暨南大学中华文化港澳台及海外传承传播协同创新中心主任、潮州文化研究院理事长程国赋致辞。致辞指出,《潮学集成》是潮州文化研究院建院以来取得的又一项标志性成果。它首次以全景式视角呈现潮州文化的深厚底蕴和当代价值,必将成为潮学领域的权威工具书。《潮学集成》的出版将增强潮学在国内外学界的显示度,推动潮州文化研究走向更广阔的天地,搭建起潮汕与全国、中国与世界的文化桥梁,为地域文化研究提供优秀范本。文化的传承是久久为功的接力赛,未来我们将以《潮学集成》为新起点,深化潮学研究,推动潮州文化在当代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为中华文化走向世界贡献力量。

顾青、陈平原、《潮学集成》编委会副主任林伦伦共同为新书揭幕。

陈平原和林伦伦分别作主旨发言。

陈平原在题为《地方性学问的文化内涵与精神向度——关于<潮学集成>的编纂思路与工作策略》的发言中,介绍了《潮学集成》的编纂理念与操作思路。《潮学集成》是一种知识积累,也是一种学术表彰,更是一种精神标杆,将对以后三五十年的潮学研究的学风和方向起到正本清源的作用。同时,对其他类似的地方性学问的拓展也会起到很好的启发或示范作用。

林伦伦的发言题目为《成如容易却艰辛:<潮学集成>的编纂和读后感》。他表示,《潮学集成》的编纂宗旨之一是致敬潮学百年发展史上的学术前辈,最应该致敬的是潮学的举旗人饶宗颐先生。编纂《潮学集成》既有潮学学术史价值,又有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研究的贡献。

在随后的座谈会环节,与会专家学者们围绕《潮学集成》的学术价值、文化意义及未来研究方向进行了深入研讨。

各分卷主编代表简述编纂思路,对潮学研究的发展方向提出个人见解。

文献卷主编、北京师范大学教授周少川,对潮学文献的数字化、对加强潮学文献研究的薄弱环节提出了希望与建议,呼吁出版“潮汕全书”。

美术卷主编、中央美术学院教授王璜生表示,在编纂过程中,挖掘到不少珍贵的潮汕美术史资料,为潮汕美术研究和海外传播研究提供新思路,他还期望加强对潮汕民间美术的充分挖掘与深入研究。

海外潮人卷主编、暨南大学教授张应龙认为,潮学研究因为有海外潮人类群,他们把潮汕文化带到海外,落地生根拓展,而更具有世界意义。所以海外潮人研究也成为潮学研究一个重要特色。

文学卷主编、韩山师范学院教授黄景忠介绍了观照文学发展史貌、学术史脉络,突出地方与全局的关系,体现潮汕文学与中国文学的互动和对中国文学的贡献,作者选择上兼顾创作者与研究者、内与外的编纂原则。

民俗卷主编、潮州市申报世界文化遗产中心文史学者陈贤武介绍了潮汕百年民俗史的发展,认为《潮学集成》总结过去的学术传统,继承和弘扬前辈们留给我们的宝贵遗产,为未来民俗学的健康发展提供镜鉴。

戏曲卷主编、汕头融媒集团梁卫群编导介绍了潮汕戏剧独特的美学和演出特点,指出目前潮汕戏曲研究力量略显薄弱,希望能得到更多学者关注。

思想卷主编、华南师范大学陈椰指出,在编纂中尽量拓展思想的边界,小传统的、民间的、非主流的观念跟老百姓日常信念的东西,都尽量挖掘并呈现出来。他希望有朝一日更多潮籍学者出现在中国哲学史而非区域的研究上,这将是彰显这块地域有丰厚文化潜力的更好表现。

北京大学中文系、现代中国人文研究所副所长王风表示,目前地方性文化与方言的溃退与衰落令人痛心,是值得关注的社会趋势。潮学的研究工作非常必要也非常有意义。从学术视角,王风对《潮学集成》的编纂提出了很好的建议。

北京潮商会周建轩驻会会长在发言中指出,北京潮商会自2004年成立以来,始终凝聚潮人力量,以传承潮商文脉为初心,他表示北京潮商会将持续支持潮学的研究,让潮学文化在京城扎根。

中央美术学院教授曹庆晖在发言中,肯定了美术卷的编纂逻辑,并深感启发。他还对进一步提高美术类学术图书的编纂和出版水平,提出了诚恳的建议。

清华大学教授陈壁生指出,从潮汕人的角度看这套书,他认为《潮学集成》是对过去百年间,尤其是过去30年潮学研究成果的系统化整合,也由此为以后潮学研究奠定再出发的坚实基础。

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副研究员朱曦林认为,《潮学集成》的出版,为潮学确立起了一个学科体系内涵和外延,以及明晰的概念,为潮学研究的开展提供了抓手,为推进潮学文献的数字化提供了进路。

北京大学现代中国人文研究所长聘副教授袁一丹认为,潮学以及潮人带来的海上网络是以潮州为中心的地方史研究具有外溢拓展空间和超越可能性的课题。地方性知识如何“出圈”,获得圈外关注,值得深入探讨。

《潮学集成》由暨南大学潮州文化研究院主持,由广东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学术指导,商务印书馆出版。“集成”系统梳理晚清以降潮学百年发展史,钩稽海内外潮学研究重要文献,分历史、方言、思想、民俗、文学、戏曲、美术、教育、文献、海外潮人十卷。丛书正本清源,全景式呈现潮学诸领域研究成果,并致力于构建“潮学”作为一门独立学科的完整知识体系,为未来的深入研究奠定坚实的文献基础,助推潮学研究与潮州文化的传承与创新。

5170068ee7d5d9ed3cf523ea51abfa17

责任编辑:张馨宇

复审:穆宏志

终审:马雪芬

所有评论({{total}}
查看更多评论
热点快讯
+86
{{btntext}}
我已阅读并同意《用户注册协议》
+86
{{btntext}}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