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出版传媒商报讯 11月13日,北京化工大学高精尖大厦B1学术报告厅内座无虚席,一场题为《从科研尖兵到创业先锋:你的专业如何变成你的事业》的专题讲座在此温情开讲。本次活动由北京化工大学软物质科学与工程高精尖创新中心主办,特邀教授级高级工程师,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国家“万人计划”科技创新创业人才刘宽胜担任主讲——这位集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高端领军人才、北京市企业科技创新卓越领导者等多重身份于一身的行业专家,更是中国发明专利奖、国家科技进步奖、侯德榜化工技术奖获得者的多项殊荣获得者。
北京矿业大学王栋民教授、中译出版社外语分社刘香玲主任、北京服装学院李文霞教授、《中国化工报》耿明月记者、北京市东城区园林局贾多令主任、朗玛峰创投公司杨莉总监,以及高精尖中心副主任张瑾、研究生辅导员班丽丽、专职辅导员王子春等出席活动,高精尖中心以及材料学院研究生代表们齐聚现场,共赴这场知识与成长的盛宴。

当下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日趋复杂,如何让专业知识真正转化为职场核心竞争力与社会价值,成为横亘在青年学子面前的重要课题。讲座伊始,刘宽胜教授以自身成长轨迹为蓝本,围绕“从实验室到产业场”的核心主线,生动分享了从课堂知识积累到科研难题攻关,再到技术成果落地转化的全链条实战经验。
“专业不仅是沉淀的知识,更是一套解决问题的思维与能力体系。”刘宽胜教授在讲座中掷地有声,“关键在于把这份能力转化为不可替代的核心竞争力,进而构筑起属于自己的事业根基。”结合深耕化工领域三十年的行业积淀,他讲述了带领团队打破国外技术垄断、推动多项国家级科研项目落地生根的奋斗历程,让在场学子直观感受到专业知识在产业实践中的磅礴力量与无限价值。

互动环节气氛热烈高涨,同学们围绕“专业方向与行业选择的平衡”“科研与市场需求的精准对接”“就业与创业的路径抉择”等热点问题踊跃提问。面对材料学院研究生提出的“基础研究与应用研究如何找准定位”这一困惑,刘宽胜教授耐心解答,寄语学子“既要仰望星空,坚守科研初心;也要脚下有泥,扎根产业实际”,鼓励大家在夯实专业基础的同时,主动洞察行业发展动态,精准找到专业与市场的契合点。
活动尾声,刘宽胜教授新书《向宽处行》的赠书仪式温馨举行。这部由中译出版社出版的著作,笔触朴实细腻,将求学之艰、创业之难、攻关之苦与成功之悦娓娓道来,字里行间满含对亲友师长的感恩之情,蕴藏着真挚动人的精神力量。它既是大学生创业的实战指南,也是激励青年投身创新的实操手册,更是引发跨领域思考的励志读物。正如书中传递的信念:人生如化工反应,唯有心怀广阔、笃行不怠,方能冲破边界、行至宽处。

(一审:唐姝菲 二审:张中江 三审:张维特)















京公网安备1101020201097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