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出版传媒商报讯 11月22日,第二届深圳网络文学征文大赛颁奖典礼,在深圳举行。张小花《电子哪吒》获特等奖。
本届征文大赛以“突破想象的未来”为主题,聚焦科幻IP孵化,挖掘精品网文故事,下设“未来人类生活”“新技术下的新冒险”“自由意志的新生命”三大方向,共征集参赛作品两万余部。其中,《电子哪吒》获特等奖,《今天毁灭世界了吗?》《神明调查报告》《盲注》获主题奖,《人类重建计划》等8部作品获得优秀作品奖。
《电子哪吒》讲述了来自75年后的超级AI刘振华穿越回2011年,化身普通中学生,以“电子哪吒”为代号,力求修正风洞实验室错误数据以阻止黑洞危机的故事。小说作者、阅文集团大神作家张小花凭借独辟蹊径的叙事视角,将科幻嵌入市井生活,探讨了科技使命与人类情感的共生关系。
大赛颁奖词在评价这部作品时说,“辟蹊径的叙事视角,将科幻嵌入市井生活,将人类终极命运的危机与日常生活痛点碰撞出强烈反差与喜剧效果。作家沿袭多年、极具辨识度的语言风格,打造出有烟火气的本土化科幻故事,为中国科幻叙事的边界探索了另一种生动的可能。”

张小花在获奖感言中说到,科幻小说里的两大主题是科技和人性。《电子哪吒》这部作品里,2100年的人类因为过度开发无法掌握的科技遭到反噬,在末世降临前把一个超级AI传送到2025年,代号“电子哪吒”,他的任务是正本清源,改正人类的错误。这样一个背景的设定,方便讨论人性和科技的关系,人类自己给自己发出的红牌警告,在巨大的利益前会不会重蹈覆辙?
以下是对张小花的采访。
商报:你创作《电子哪吒》的初衷是什么?这个关于超级AI从75年后穿越回来拯救人类的故事灵感是如何产生的?
张小花:大家都知道我是一个文科生,在科幻题材上,那些经典的电影和一些经典的书籍我也看过,但是确实只对剧情和特效感兴趣,科学原理我是敬而远之的,所以我想写一本给像我一样的人看的科幻小说。AI是现在最热的话题之一,我想写一个AI的故事,那它就得有超现实的部分,类似网文小说里的“金手指”,所以我把它设计成从未来来的“超级”AI,以前我们总写现代人穿越到古代大杀四方,这本书里,现代科技已经落伍,我想,这应该是个有意思的故事吧。

商报:把哪吒这个传统神话人物和现代科技结合,创造出'电子哪吒'这个概念很有创意。你是突然灵光一现想到的,还是经过了一番思考?当时是什么触发了这个想法?
张小花:哪吒一直是我很喜欢的角色,他身上有叛逆性和反抗精神,而AI代表的科技则是冷冰冰的,具有极度理智的属性,当我决定写AI的时候,哪吒几乎是第一时间跳到我脑子里的,这样更具有矛盾性和天然的冲突。
商报:刘川峰与刘振华这对父子的关系设定非常独特——一个普通的水果摊主父亲和一个来自未来的超级AI儿子。你如何处理这种科幻背景下的亲情关系?创作时如何调和科幻的“清冷”与亲情的“温暖”?
张小花:设定刘振华时,其实我是取了一点巧:他是被超级AI随机选中的,这种天生的能力既像是馈赠,也像是先天就得了一种病,随着年纪长大,刘振华的自我意识会和这种能力不断融合,也有抵触,他自身就会具有清冷和温暖的两种属性,后期他遇到的危机越来越大,机械性——更像是神性,会逐渐占据上风,但好在始终有刘川峰这个完全是人性代表的父亲一直在指引他。一句话注释就是,我的创作理念就是大人物也会有烦心事,但就是在处理这些烦心事的过程中他们保持了本色,保持住了人性。
商报:作品中,'未来AI拯救地球'的设定脑洞大开。本次深圳读书月活动的主题是“AI时代爱阅读”。你如何看待当下的AI技术对创作、阅读及大众日常生活的影响与积极意义?
张小花:人类变强的主要途径就是学习,阅读是学习最主要的手段,而AI是一个阅读范围无死角,学习能力超强的新事物,它就是那个所有人都渴望变成的究极强者和智者,有这样一个朋友和帮手,我们工作生活都会便利很多。但是要注意的是,有了这样的帮手,我们仍然要保持阅读的习惯,不然,除了人类自己会变得无趣之外,AI也会变笨哦。

商报:书中有很多搞笑的桥段、语言,承袭了你一贯的个人风格。你是怎么设计这些有趣的情节的?从过往的历史题材转向科幻类题材创作,有没有哪些难点或者瓶颈需要克服?
张小花:生产有趣的桥段和幽默的语言,根源仍然无外乎阅读和观察生活,这点上,我可能还是稍微有点天赋吧(脸红)。转向科幻题材对我来说几乎处处是难点和瓶颈,以前只要把人写好就行了,现在还得负责写出让人信服的科技,好在我写的不是硬科幻,我的读者也不是考据党,除了一些基础设定,我仍然把主要精力投入到故事和人物里去。
商报:书中涉及多个复杂的科幻设定,比如'707法则'(限制AI影响全球0.00007%人口)、黑洞危机源于风洞实验室的计算错误等等。能简单谈谈你是如何构建这些科学设定的吗?在保证科幻合理性的同时,如何让普通读者也能理解?
张小花:还是我前面提到的,这是一本写给普通人看的科幻小说,各种设定和原理都是为了剧情服务的,既然我就是一个极其普通的人,相信我的读者也能看懂,科幻性交给想象力,合理性也交给想象力,当然,还有战战兢兢查资料的作者本人。
商报:再次恭喜你获得本次深圳科幻征文的特等奖。你是第几次来深圳,对深圳的城市印象是怎样的(科技/文化/阅读等)?你认为“科幻”标签之于一座城市(深圳),意味着什么?
张小花:这是我第二次来深圳,两次都给我留下了很深刻的印象,深圳是一座高度发达、文明的城市。我发现这样的城市都有一个特点:特别崇尚阅读,处处都有书籍,传统的实体书和电子阅读设置随处可见,非常方便。科幻造就梦幻,深圳就是这样一座城市,能有这样的成就,背后是几代人的辛勤付出、长远的眼光和博大的胸怀积累起来的。
【作家简介】
作者张小花,1982年出生于内蒙古包头,内蒙古作协副主席,现于包头文学馆从事专职创作。自2008年起创作,已完成《史上第一混乱》《我就是妖怪》等6部长篇网络小说近800万字,多部作品已实体出版并改编为网剧。其文风诙谐幽默,擅长将穿越、异能等元素融入市井生活,塑造鲜活的小人物形象。
【评委意见】
这部作品以独特的视角将科幻设定嵌入市井生活,父亲水果贩子的第一人称叙事亲切自然,充满烟火气。文笔老道幽默,对话生动传神,父子互动温馨感人。'控分'这一悬念引入巧妙,'未来AI拯救地球'的设定脑洞大开。北方地域特色浓郁,生活细节刻画入微,小人物的真实感跃然纸上。将硬科幻概念与家庭温情完美融合,既有思想深度又不失可读性,是一部难得的'接地气'的科幻佳作。(陈楸帆评语)
(一审:唐姝菲 二审:张中江 三审:张维特)















京公网安备1101020201097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