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好海昏故事,海昏文化交流会在南昌举办
2025-05-04
收藏

中国出版传媒商报讯   5月2日,首届江西文化旅游产业博览交易会期间,“那些器物 那些事儿:感悟海昏文化的无穷魅力”海昏文化交流会在南昌市绿地国际会展中心举办。

图片 1.png

江西省委宣传部副部长、省新闻出版局(省版权局)局长、省电影局局长黎隆武,江西省委宣传部出版印刷发行处处长阙米秋,江西广电传媒集团副总经理王广兵,南昌汉代海昏侯国遗址管理局局长、南昌汉代海昏侯国遗址博物馆馆长彭明瀚,中文传媒总编辑游道勤,南昌汉代海昏侯国遗址博物馆副馆长范丽君,江西人民出版社社长、总编辑梁菁,二十一世纪出版社社长刘凯军、总编辑闵蓉,江西人民出版社副社长黄心刚、张芝雄等,以及媒体记者、读者近两百人参与交流会。

交流会上,三位海昏文化研究与传播领域的重磅嘉宾黎隆武、彭明瀚、游道勤共同探讨了海昏文化的独特魅力和历史厚度与艺术高度。

图片 2.png

黎隆武以高度的文化自觉与责任感,投身海昏侯文化研究与传播,创作了海昏系列图书。他强调,对于身边带有地方标志的文化事件,应予以关注与研究,并认为讲好海昏故事,关键在于讲好人物、文物、事物这“三个物”的故事。在其新作《海昏十谜》中,他创新性地将对海昏侯历史的研究与考古成果,梳理成解谜式内容,归纳大众对海昏侯墓最关心的10个谜题:从充满神秘色彩的发现之谜,到历经千年岁月的幸存之谜;从令人好奇的财富之谜,到跌宕起伏的身世之谜、称帝之谜、废帝之谜等,以大众喜闻乐见的方式,吸引读者加入海昏侯文化传播行列,共同传递、讲好海昏故事。

图片 3.png

彭明瀚与现场读者分享了海昏侯墓出土文物的图片及其对海昏文化的独到见解。他认为西汉海昏侯墓作为重大考古发现,见证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盛世,承载着极高的历史价值。分享过程中,他讲述了“刘贺”螭纽玉印、西汉熊形玉嵌饰、孔子徒人图漆衣镜等文物。其中,螭纽玉印不仅是身份地位的象征,其独特的钮式设计与工艺造型,还体现了西汉时期精湛的玉器雕琢技艺,反映了当时的艺术审美与文化内涵,对研究古代印章制度和礼仪文化具有关键意义;通过孔子徒人图漆衣镜,我们得以窥见儒家思想在江西乃至全国的发展脉络,深入理解孔子及其学说在中国历史中的深远影响,它的发现,为研究中国古代思想文化的传承与演变提供了实物依据。

图片 4.png

游道勤在交流过程中,强调文物保护与研究的重要性,特别提及汉代历史文化保护。他表示海昏侯文化的历史价值不仅在于它见证了过去,更在于它为未来的历史文化研究指明了方向,我们出版人将在学界同仁的支持下,进一步发掘海昏故事,向全国乃至全世界讲好海昏故事,并通过对海昏文化的历史研究,将其打造为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研究领域或方向。海昏侯文化的神秘面纱刚刚揭开,还有更多的历史价值等待我们去探索、去发现、去传承。在这条充满挑战与惊喜的文化探索之路上,希望有更多人携手共进,一同挖掘海昏侯文化的无限魅力。

图片 5.png

海昏文化犹如一颗璀璨明珠,历经岁月沉淀愈发夺目。随着首届江西文化旅游产业博览交易会的持续开展,相信海昏文化将借助这一契机,走出江西,走向更广阔的天地。相关负责人表示,江西人民出版社将继续发挥自身优势,深挖海昏文化内涵,出版更多优质海昏文化图书,为传播海昏文化贡献出版力量。同时,加强与各方合作,共同推动海昏文化的传承与发展,让这一承载着深厚历史底蕴的文化瑰宝,在新时代绽放出更加耀眼的光芒,为推动江西文化旅游产业高质量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供稿:张聪聪  一审:张聪聪  二审:孙珏  三审:张维特)


所有评论({{total}}
查看更多评论
热点快讯
+86
{{btntext}}
我已阅读并同意《用户注册协议》
+86
{{btntext}}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