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陕西太白文艺出版社倾力打造的国家出版基金重点资助项目《长安手艺活》于2025年1月正式出版。此套丛书共13卷,以4854千字、8588幅珍贵图片的宏大规模,系统梳理了以古长安为中心的剪纸、皮影、玉雕等13项传统手工技艺的历史发展脉络与文化内涵。这部呈现长安手工艺的大型集成性著作,堪称“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典范之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活态传承与创新发展提供了重要范本。
长安是中华文明的重要发祥地,承载着几千余年的文明积淀。从新石器时代的陶器纹样到汉唐盛世的金银錾刻,从民间剪纸的质朴灵动到宫廷玉雕的精湛绝伦,长安手工艺不仅是技艺的传承,更是中华文化基因的载体。《长安手艺活》这套丛书正是以考古实证为根基,通过跨学科研究方法,以“影像志”形式呈现,图片涵盖文物遗存、工艺流程、传承人实录,兼具学术深度与视觉美感,首次系统构建了长安13项标志性手工艺的全息文化谱系,为传统技艺的抢救性保护留下了鲜活的档案。
此丛书历时多年编撰,作者团队汇聚陕西省艺术研究院、西安美术学院的数十位权威专家,填补了该领域大型出版项目的空白。陕西省美术博物馆研究员白林坡评价《长安手艺活》:“该丛书不仅是技艺的档案,更是民族精神的基因库,其学术建构的突破性、文化阐释的深刻性,在非遗领域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二级教授蔺宝钢认为:“该丛书融历史的真实性、文献的可靠性、内容的全面性、研究的深入性、抢救保护的传承性、发展的前瞻性于一体,是一套质量精良,图文并茂的优秀图书,具有史料性和理论性双重价值。”
作为国家出版基金重点资助的项目,《长安手艺活》不仅是对传统手工技艺的梳理,更以数字化传承、活态化保护等创新视角,为非遗融入现代生活探索路径。丛书以平民化视角解读“工匠精神”,让深藏于民间的智慧走出博物馆,走进大众视野,让沉睡千年的长安手工技艺重焕生机,让世界看见中华文明的深邃与灵动。让我们共同见证,千年手艺在新时代焕发出的生机!
(一审:唐姝菲 二审:张中江 三审:张维特)